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海南探索醫藥改革:減流通環節擠藥價水份
來源:海南日報發布時間:2014-09-23點擊:4670次
醫藥網9月23日訊 藥品加成、以藥補醫一直以來是醫改的難點和重點。今年,海南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將探索藥品“一品兩規”和“兩票制”,控制和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逐步擠干藥品價格水份,取消藥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這是記者今天從海南省深化醫改工作培訓暨推進會上獲悉的。
會議透露,在全省7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縣(三亞市人民醫院先前啟動)的基礎上,2014年增加了三亞市中醫院、三亞市婦幼保健院、瓊中縣人民醫院、瓊海市人民醫院、定安縣人民醫院、定安縣中醫院、東方市人民醫院等7家公立醫院作為海南第二批改革試點單位,計劃于2014年底啟動。
省衛生計生委負責人介紹,破除以藥養醫將是下一步醫改的著力點。根據今年8月出臺的《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海南今年啟動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中將實行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限價采購等多形式的藥品招標采購改革,允許醫院二次議價,積極探索藥品“一品兩規”醫療機構應當按照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公布的藥品通用名稱購進藥品。
同一通用名稱藥品的品種,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得超過2種,處方組成類同的復方制劑1-2種,這就大大減少了藥品供應商的數量)和“兩票制”(藥品從廠家到流通環節一張稅票,流通環節到醫院一張稅票),控制和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逐步擠干藥品價格水份,實現藥品“為用而購,去除灰色,價格真實”。
《方案》要求,在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完善補償機制方面,醫療服務的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3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2個渠道。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后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上調醫療技術服務價格70%、增加政府投入和醫院控制成本予以補償30%。
改革后,縣級公立醫院可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合理增加收入,允許公立醫院在堅持公益性、確保基本醫療的前提下,延伸健康服務業,擴大服務范圍,發展保健、康復、療養、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探索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整合建立股份制的醫療機構。公立醫院延伸健康服務業和組建股份制醫療機構獲取的收入,主要用于彌補開展基本醫療服務經費的不足。
推進會透露,在省婦幼保健院、海口市屬5家公立醫院全部住院病房開展“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服務模式的基礎上,海南將在縣級公立醫院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結算”制度,改變傳統的住院病人先交押金的做法,確保病人得到及時、安全、有效的治療。
在下一步公立醫院改革中,將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探索建立以理事會(董事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落實公立醫院法人主體地位,完善內部治理機制。探索建立公立醫院院長的選拔任用和職業化培養制度,實行院長年薪制。院長的年薪由財政核撥,讓院長切實代表政府管好醫院、看好醫生,發揮醫院改革的主體作用。除了推行院長年薪制,醫師、技師和臨床藥師也將納入年薪制試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