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探路商業運營 遠程醫療現多種模式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4-07-23點擊:4844次
醫藥網7月23日訊 在互聯網時代,醫療健康領域與其他行業同樣,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已勢不可擋。有業內估計,到2017年底,遠程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這個金礦如何開采,怎樣的商業模式才能撬開這個寶庫?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采訪了解,目前已有健康管理、社區健康監測、中醫藥國際服務等遠程醫療服務雛形浮出水面,其成熟的商業模式值得期待。
設定目標人群平臺與藥房、醫院分成
何謂遠程醫療?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它可以運用計算機、通信、醫療技術與設備,通過數據、文字、語音和圖像資料遠距離傳送,提供醫學信息和服務。除此之外,還包括建立多媒體醫療保健咨詢系統、健康管理等內容。在國外,遠程醫療領域發展已有近40年的歷史,但在我國這幾年才起步發展。
之前有不少大醫院就有關疑難病癥診斷、手術指導等進行過遠程醫療探索,但多數停留在單點之間、純技術層面的運作,無法開展廣泛的商業化醫療技術服務。但來自市場化運作比較靈活的公司、醫療機構,開始先行一步試水。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于2012年開始試水遠程醫療,“我們當時覺得上網的人群白領居多,先在手機上做了一個白領健身操的軟件,玩手機的白領進入之后,就會搜索到自己喜歡做的健身操,瑜伽、太極拳、五禽戲等,隨著進入頁面跟著網絡上的老師練習健身操,白領有時會進入里面的云藥房、云醫療。如果進入了云藥房,白領會在藥房中搜索到自己常吃的維生素片、感冒藥之類,云藥房會提供服務,告訴消費者最近的藥房有消費者需要的藥,然后消費者下單,由附近的藥房送藥。此時產生的藥費中,有10%云藥房的提成。”
云醫療也是如此,在白領對健身操這個頁面逐漸信賴時,有可能還有醫療需求,進入云醫療頁面。白領對在線的大夫進行咨詢,自己需要怎樣的治療來解決病痛,在線大夫把符合患者需求最近的醫院告訴他,然后患者去醫院看病拿藥。患者給醫院的費用中,云醫療將提取其中的10%作為自己的服務費用。
“在白領健身操的頁面,可以植入廣告,有的企業在這個頁面做些白領喜歡的健身器材、營養品、綠色環保的生活用品等,我們收取企業的廣告費用。這個盈利模式非常清晰,但后來這個項目因為種種原因夭折了。”陳紅彥說。
與體檢中心合作做云健康管理
陳紅彥表示:“目前的遠程醫療模式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現在我正在做健康管理項目,也成為云健康項目,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終端測量自己的血壓、血糖、其他健康指標等,生產血壓計、血糖儀的企業可以和我們合作,血壓計和血糖儀的藍牙與手機系統匹配進行測量(有的手機設備自帶血壓計和血糖儀)。通過這些健康指標的檢測,后臺就進行匯總,生成完整的體檢報告。根據這個體檢報告,消費者可以去附近的醫院、藥房等進行診療、買藥等。患者因為云健康平臺而去醫院或者藥房花費的費用,需要付給手機健康管理平臺一部分。消費者做健康體檢,會使用血壓計和血糖儀等醫療器械,而這些器械的廠家因這個平臺產生了一定的銷量,因而這些廠家也要付給平臺費用。”
“現在做健康管理需要和體檢中心合作,提升平臺的使用頻率,讓更多的人進入平臺體檢,體檢的客戶付的費用和體檢中心進行分成等。平臺不僅為有上網習慣的年輕人服務,還可以通過手機終端的關聯與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小孩子,特殊照顧人群比如孕婦等服務。”陳紅彥表示,這個項目10月將要進入市場,“我和團隊摸索了幾年,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物聯網和社區養老結合國家買單
北京東方博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陶雨早年做智能建筑,后來他意識到,物聯網技術和社區養老相結合,將會給養老產業帶來生機。“用物聯網技術,在每個空巢老人或者有慢性病的老人屋子里安上這種設備,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人員通過這個設備就可以監測到老人的日常起居、身體狀況。如果老人身體出現異常,這套設備就會及時發出信號,引起社區服務人員注意。”
談到得到信號后,身體出現異常狀況的老人如何獲得及時診療和救助的問題,陶雨表示,可以在社區安排志愿者,及時到老人家里進行幫助。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需要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救助。“這些專業人員的配備、技術平臺的收費如果都由老人買單,老年人顯然支付不起,這需要國家進行財政補貼,保證大部分老年人社區養老。”
當然,這套物聯網設備還可以在社區服務中心建立健康檔案,對老年人的血壓、血糖等身體狀況進行每天檢測,通過這套技術設備對老人身體狀況有詳細記載和了解,如有異常給予提醒和必要的治療。
中醫藥服務平臺出現保險公司、基金會、患者共同買單
上海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尚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投資幾千萬元在德國建立“海上中醫”國際醫療健康服務平臺,通過云技術整合中醫四診儀等現代中醫客觀化信息采集技術,提供健康管理、老年病治療等服務。這項技術今年11月在德國海邊的一個養生園區落地,該系統在遠程診斷完成之后,可以把藥品配送到位。遠程診療費用、藥費、技術平臺的運營費用由使用方來付。此健康中心和國內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德國博時基金會合作,由保險公司和基金會參與投入和運營。
北京佳時正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打的醫療器械產品中醫子午流注辨證低頻治療儀在各級醫院已廣泛運用,現在計劃引進遠程醫療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以雙網雙模的運營思維開發自助醫療與保健市場。公司董事長何巍介紹,該產品把相關醫療數據和信息輸入其中,不僅采集用戶病歷信息,還可以實時指導身體健康問題,用戶在使用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可以通過遠程方式找醫院醫生和專家進行咨詢指導和治療。設備銷售本身是收費的,買設備的同時就包涵諸多服務內容,像技術支持不存在收費問題,用戶向醫院咨詢身體健康信息有定期免費服務,但是當需要再延續此服務或者要醫院提供治療時,就存在收費問題了。“我們就是賣產品帶服務,醫療服務升級為遠程醫療模式,計劃采取會員制收費方式,用戶提交金額、申請年限,根據消費權限設定其享受到的不同級別的醫療服務,這些會費則反饋給提供了服務的醫院醫生。”何巍說。
會員制可針對于經濟寬松的人群,業內人士建議,這項技術和醫院合作,如想惠及普通百姓,可參照“海上中醫”國際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請保險公司介入等,使得醫院遠程醫療成為現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