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兩會看醫改:基藥“機要”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4-03-14點擊:4639次
生意社3月14日訊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60%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其他醫療機構也要優先選用基本藥物。推進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和統一配送。”在本次兩會上,針對基藥的討論成為健康醫療的一大熱點。
背景
新版基藥目錄的出臺,地方增補目錄的修訂、地方啟動基藥招標等,都讓基藥成為2013年醫藥舞臺的主角。混亂、痛苦、滯后、遲緩……是業界對2013年基藥招標的評價。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實現了基本藥物的廣覆蓋,但由于一些生產廉價基本藥物的企業在低價中標后,藥品價格與成本嚴重倒掛,導致部分基本藥品長期斷貨,群眾只好無奈選擇價高的替代藥。
取消招標?
2013年,治療甲亢病的常用藥甲巰咪唑片鬧“藥荒”,曾一度引起廣泛關注。此外還有復方甘草片、注射用紅霉素、紅藥水、三黃片等眾多低價藥品,近年來隨著醫院中標價被一降再降,藥企因無利可圖而紛紛停止生產。隨著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價藥生產成本逼近售價,中標的藥企在承受原料漲價之重的同時,只能微利甚至虧本保證市場供應,久而久之導致藥企不愿意生產基本藥物,轉而生產價格高昂的替代藥物,導致部分基本藥物等廉價藥經常“斷貨”。
在2014年全國兩會醫藥界代表委員座談會上,“取消現行招標制度”已被作為一個重要事項,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名簽字,并上交給相關部門。《關于取消政府統一的藥品招標等制度的建議》文件中明確指出:十多年來,由于政府過多干預市場,不當設定“入門價”、“制定配送”、“限時回款”等規定,甚至出臺使用本地藥品比例的強制措施,干預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結果反而造成藥價虛高和廉價藥斷檔兩種極端現象。群眾、醫院、企業、政府“四方都不滿意”。劉革新認為,如果能建立全國統一公平的藥品競爭體系,這樣的招標還是可以接受的。但目前是地方政府對招標的不當干預,造成了市場混亂。“如果這個招投標不能如我們所愿取消的話,也要實行全面綜合評判的原則,摒棄由價格最低中標。”
叫停藥房托管?
部分人大代表指出,目前不少地方以醫院藥房托管之名大搞“以藥補醫”,該模式不符合醫藥分開的初衷。當務之急是叫停行政權力配置資源的藥房托管,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買賣雙方自由選擇,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而對于藥房托管,衛計委持不反對的態度。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姚宏文曾表示:“我們認為部分地區將藥房從門診剝離這一現象對于切斷醫療衛生人員和藥品之間的直接利益關系將起到一定的作用。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是管理體制、價格機制、藥品采購、人員編制、收入分配、醫保制度、監管機制等方面的綜合改革。”
基藥采購“去中介化”
“基藥制度中的藥品采購也需要去中介化。”
南存輝認為,藥價被抬高,是因為從采購、配送到監管的整個流程中留下過多缺陷,成為腐敗滋長的區域。去中介化,即在建立健全藥械采購信用體系的基礎上,將藥品集中采購通過互聯網平臺,形成藥品生產企業與醫療機構的直接交易。以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壓縮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如政府集中采購并選定配送企業配送藥品,讓中標藥企不得不通過‘二次公關’向醫院促銷;在藥品流通中,還要經過各級代理及醫院多層流轉,導致公關等企業運營成本將藥價提高;另外,這種模式也讓政府監管職能依靠藥企提供的資料,難以核實。”
規范基藥使用比例
“應盡快出臺基本藥物使用比例。”
新版基藥目錄公布以來,二三級醫院基藥配備比例細則遲遲未出。胡季強建議,應盡快出臺基本藥物使用比例,他以浙江省舉例稱,“去年浙江省基層醫療機構和二級醫院加起來,基藥使用量不到20%,這樣的比例顯然是不合理的。”根據今年1月衛計委下發的二三級醫院配備使用比例征求意見稿,我國計劃到十二五末,二級公立醫院的基藥使用金額占比要達到40%~50%,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的二級醫院則需達到50%左右,三級醫院也需要實現25%~30%占比。目前的情況距離規劃目標線,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健”言
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健康險
“在全民醫保的歐洲高福利國家,商業健康保險占醫療保險的份額達到10%左右,而我國商業健康險盡管規模增長較快,但起步較晚,發揮的實際作用還未顯現。”郭廣昌表示,建議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健康保險行業。他指出,民營資本相對靈活,在保險市場信息上具有天生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民營資本進入健康保險市場,將有效帶動市場競爭,促進整個行業的專業性和經營效率的提升。郭廣昌的具體建議為:首先,建議保監會逐步放開對民營企業參股或控股的健康保險公司的審批;其次,建議加快推動患者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構建統一的疾病數據庫和醫療費用數據庫,提升商業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精算和風險管理、核保核賠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建議在信息共享平臺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步即時結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凌鋒:
將醫療機構列入公共場所進行安保
近年來醫院工作秩序受到嚴重擾亂,醫務人員被威脅、辱罵、毆打、傷害的事件呈上升趨勢。據央視報道,前衛生部及衛計委統計數據,2010年全國醫鬧事件共發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存在黑社會介入專業制造醫鬧牟取暴利的現象。去年僅8個月時間,傷害醫務人員數就達2240人,比2012年全年人數的1865人還增加了20%!這種愈演愈烈的醫院暴力是歷史上所沒有的,而且在全世界都罕見。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二十三條,明確將醫療機構從事業單位中拿出來,列入公共場所范疇進行管理,而不應是內保單位。只有公安部門是醫院治安的主體,才能有效遏制、彈壓日益頻發的惡性傷醫案件。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亞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武賢:
加快藥品審評速度
“我們的仿制藥同時向歐洲、美國申報,肯定是我們中國5年以后甚至10年以后才能拿到批件。”任武賢指出,加快藥品審評審批速度,既有利于我國醫藥企業做大做強,也能夠讓廣大群眾及時用上價廉物美的好藥。國外專利到期的仿制藥未能及時審批上市,造成國外原研藥品生產企業在國內長期獨占市場。據了解,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按照國家配給有120人的編制,但其中從事一線審評工作的僅80人。按照近幾年全國年均申報量6000余件計算,平均每年一個人要接受80多件申請。我國每年藥品審評投入僅600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美國年評審經費達數十億美元。應加大藥品評審的經費投入,打破科研投入上百億元而評審投入嚴重不足的現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