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健康服務業期盼政策早日落地 加快做大市場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3-10-21點擊:4489次
生意社10月21日訊 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日前公布后,受到健康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歡迎。他們期盼《意見》中的一攬子支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健康服務業政策措施盡快落實,從而加快做大健康服務業市場。
非禁即入
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會長、慈銘健康體檢集團總裁韓小紅告訴記者,《意見》規定: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并不斷擴大開放領域;民辦非營利性機構享受與同行業公辦機構同等待遇。放寬對營利性醫院的數量、規模、布局以及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這些“非禁即入”新舉措讓韓小紅“很激動”。她認為這是重大利好,期盼這些政策措施早日落地。
此前,由于不合理的體制機制,民間資本投資健康服務業面臨重重困難,導致我國優質健康服務產品供不應求。在民營健康服務業相對發展較快的浙江省,一些民營健康服務機構在獲得土地、健康服務設備方面仍無法獲得公平待遇。
浙江省衛生廳的一項民營醫院生存狀況調查顯示,浙江61.86%的民營醫院采取租賃方式解決場所問題。土地使用的不穩定性,制約了民營醫院的長遠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民營醫院在創辦、發展中需要的建設用地,不能像公立醫院那樣通過劃撥取得,只能通過招、拍、掛的途徑獲得,從而大大增加了民營醫院的投資成本。
一些民營醫院負責人認為,《意見》提出對包括民營醫院在內的非營利性民辦健康服務機構在土地出讓上的支持,將極大地解決民辦健康服務機構的后顧之憂,有利于民辦健康服務機構的長期、穩定發展。
財政專項支持
盡管浙江民營健康服務業發展較快,截至去年底,共有民營醫院419家,床位20504張,但僅占全省總床位的12.5%.在浙江省衛生廳廳長楊敬看來,浙江民營醫院數量雖較多,但上規模、上檔次的不多,僅有4家為500張床以上的醫院,其床位數總共8311張,其余大部分醫院床位都是100張床以下。《意見》的出臺,將有利于民間資本進一步投資健康服務業。
他說,健康產業的投入巨大。添置一臺CT機可能就要上百萬元。和公立醫院等機構相比,因為缺乏相應的職稱、發展空間和體制保障等的配套,民營醫院要挖一個人才或培養一個自己的專業性人才,需要支付更多的錢財。國家對非營利性民辦健康服務的機構建設,在設備添置和人才隊伍建設上納入財政專項支持,將大大降低民營機構的資金壓力,有利于健康產業的人才培養和機構的快速成長。
民辦健康服務企業杭州綠康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卓永岳說,老年群體消費能力較低,養老護理服務機構盈利非常困難。政府一次性投入基礎建設成本,由民營資本參與經營,可大大降低養老護理機構的運營成本。他建議政府在養老機構的運營上給予一定財政補助。同時,政府在各種稅收、水電方面給予減免和優惠,可減輕民營機構運營資金壓力,有效促進和推動民營機構健康發展。
嘉興新安國際醫院是一家有外資背景的民辦綜合性醫院。這家醫院副院長王兵華說,《意見》落實后,政府取消非公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的管制后,醫院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標準。比如,醫院可通過降低大眾化的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患者,提升醫院的知名度和人氣。王兵華表示,對于高端病房、高級產房等特殊服務,調價有利于醫院采取更為個性化的貼心服務,以更好地吸引高端患者。
湘雅博愛康復醫院院長周江林認為,在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即將突破2億人的大背景下,未來康復與護理服務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服務能力及服務水平將快速提升,城鄉居民將有望實現在就近便利的前提下,得到個性化與專業化的康復、護理服務,改善健康和生活質量。
他認為,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護理服務可大大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解放大批中青年勞動力,讓家庭成員回到工作崗位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是解放生產力的有效途徑。
北京大學教授劉國恩認為,由于養老護理服務供不應求,從而增加了住院需求,使本已緊張的大醫院床位資源更加稀缺。鼓勵社會資本提供良好的養老護理服務,可以減少大醫院的壓力,緩解看病難和看病貴等問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