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中藥出口屢屢碰壁 健全標準體系是關鍵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3-08-30點擊:4423次
生意社8月30日訊 多年來,由于國外的“綠色壁壘”,中藥出口屢屢碰壁,作為傳統中醫藥大國的中國,中藥出口額僅占世界中藥市場的3%—5%.更令人擔心的是,國外藥企從我國進口藥材提取物,在國外進行深加工以后,變成“洋中藥”高價返銷。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僅在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額就達3.3億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藥商品出口額的47%.近年來,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額逐年遞增,2010年是8.2億美元,2011年突破10億美元,2012年達到11.6億美元,這些植物提取物出口后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藥”,其中大部分銷售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中藥消費國——中國。
據媒體稱,日本救心制藥株式會社以傳統中藥六神丸開發的救心丹,每年已經實現數億美元的銷售額,而這些銷售額中的絕大部分來自我國。德國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廉價的銀杏葉,生產出的產品再以高出原值10倍以上的價格返銷回我國。據不完全統計,“洋中藥”已經占到國內中成藥市場的三分之一。
受到日本救心制藥株式會社等進軍漢方藥大獲成功的刺激,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尋求中藥方面的研發和投資機會。目前正陷行賄門的葛蘭素史克此前就已公開表示,其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將啟動中藥研發。而就在今年年初,英國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巨頭利潔時已宣布收購中國傳統中藥企業桂龍藥業。
中藥產業一直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它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多年來,中藥都以其產量多、分布廣、毒副作用小等優勢占據著我國醫藥產業的半壁江山。但另一方面,我國對中藥產業的重視程度不足,中藥產業的技術標準體系也不健全,導致中藥產業發展緩慢,中藥國際化舉步維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