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虛假神藥廣告何以招搖過市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3-06-09點擊:4441次
號稱包治百病的“神藥”,實際上連藥字號、健字號、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都子虛烏有,廣告代言的百歲壽星也查無此人,如此虛假夸大的老苗湯廣告,卻堂而皇之地登上全國各地報紙電視臺,盡管在國家工商總局已經對其發出特急查處通告,其廣告依然在網絡上遍地開花。
老苗湯廣告為何能招搖過市?互聯網為何成為虛假廣告法外之地?“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對以老苗湯為代表的虛假醫藥廣告進行了調查,讓市民從中看出虛假廣告如何坑人。
產品三無百歲老人也杜撰
打著苗祖圣方的所謂老苗湯,在多個網站的宣傳都號稱療效神奇,不僅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適宜病癥還包括了腳病、糖尿病、腸胃病、鼻炎、氣管炎、心腦血管病、風濕骨病、腎虛等等,幾乎能治百病。更加活靈活現的是,老苗湯廣告及視頻顯示,其代言人為來自“貴州西江長壽之鄉”的黃美秀、張美愛等“百歲老人”。
事實果真如此嗎?經貴州省雷山縣工商部門、基層派出所和村委會等部門協查以及實地調查,廣告宣傳中出現的黃美秀、劉坤、張美愛等人,當地并不存在。同時,當地工商部門還查明,西江苗寨也沒生產和使用過所謂的老苗湯。
工商、質監部門聯合查明,老苗湯的制造商湖北省隨州市萬松堂康匯保健品有限公司、廣東省廣州歌秀化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許可證號、衛生許可證號、藥字號、健字號均不存在。藥監部門等通過核查發現,全國范圍內都沒有老苗湯這一藥字號、健字號、食字號注冊產品。
“輔助變治療,憑空瞎編造,刻意嚇唬人,絕對夸療效,廣告托泛濫,獲獎級別高。”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孫斌園告訴記者,類似老苗湯這樣虛假醫藥廣告忽悠神功無非是這六大招,均違反了我國廣告法中有關醫藥、保健品廣告不得使用承諾用語、不得利用專家為產品做宣傳,更不能利用患者現身說法為產品功效做證明等規定,但是眾多媒體卻將規定視作空文,堂而皇之刊登著神醫、神藥的各種忽悠大法。
罰金低部分媒體公然抗法
老苗湯廣告所涉及的所有內容純屬虛假,違法事實確鑿。而這樣的虛假廣告,為何能招搖過市呢?
負責監管醫藥廣告的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等有關單位認為,虛假醫藥廣告泛濫主要是三關失守。
第一關是審查備案關。“一些媒體重利輕責,為了廣告收入放任虛假廣告刊播。”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廣告處有關負責人說,按照醫藥廣告發布流程,所有醫藥廣告都必須先在省級藥監部門備案后發布,但是很多媒體無視這一規定擅自發布。而工商部門對于發布虛假廣告的媒體都是事后查處。
第二關是查處處罰關。“發布一則虛假廣告往往為藥品生產銷售商帶來巨額利潤,而現在的處罰對象是媒體、處罰金額也僅是廣告費的兩三倍,這對于藥品生產銷售者來說根本是隔靴搔癢、九牛一毛。”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第三關是追責關。安徽一家省級都市報曾經因虛假醫藥廣告被處以罰款30萬元,停止刊載廣告1個月的處罰,但是該媒體根本未服從處罰,繼續刊登虛假醫藥廣告。
網絡成虛假廣告法外之地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一些已被處罰報紙電視在違法虛假醫藥廣告的刊播上有所收斂,但網絡媒體上的虛假醫藥廣告依然肆無忌憚。以老苗湯為例,在國家工商總局明確發出查處通告后,記者在網絡上搜索仍然發現:一些網站的中醫頻道產經新聞欄目、健康欄目等都能看到對老苗湯的宣傳。
查處令為何管不了網絡?參與打擊違法虛假醫藥專項行動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表示,當前違法虛假廣告的形式不斷更新,從戶外廣告、報紙廣告、電視廣告和網絡廣告,新載體的變化,使得工商部門的監管難度不斷增加。”僅僅安徽省網站就有10萬個左右,在上海、北京等發達地區網站更多。”工商部門稱,面對著互聯網上多如牛毛的網站,傳統人工收集違法證據的方式無法應付海量數據的監控篩查,監管部門“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一些支持在線支付的虛假廣告網站讓消費者上鉤后,立即在線支付,也加大了監管部門的事后追查難度。工商部門稱,就是因為虛假醫藥廣告在網絡上騙人更方便,也更容易逃避監管,因此越來越多的虛假醫藥廣告將網絡作為新陣地。工商部門提醒,對于網絡上宣傳的各類藥品保健品,一定要多加核實,通過藥監等部門查詢真偽后,再做決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