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醫藥電商爆發式增長 發展面臨多重困局前途堪憂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3-01-29點擊:4405次
生意社1月29日訊
歷經多年蟄伏后,醫藥電商終于在2012年爆發了。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醫藥B2C全年規模達到16.65億元,而這一數字2011年時只有4億元。2012年,也因此被業界視為中國醫藥B2C的發展元年。
然而,醫藥電商在2012年交出的漂亮答卷,依然難掩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重困局。有業內人士透露稱,“2013年,醫藥電商可能迎來新一輪政策規范階段。更嚴、更狠、更徹底!”種種跡象表明,醫藥電商能否繼續高歌猛進,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電商交易規模大增
從2008年開始,有零售藥企開始嘗試通過網絡直接將藥品銷售給個人,實現B2C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但是,由于當時的政策環境、物流服務、市場培育不到位等諸多問題,醫藥電商一直沒有得到興起。
很多人都覺得醫藥電商的發展前途無量。幾乎所有的醫藥企業都以開設電商業務為榮,就算是國藥、華潤這樣的巨頭們,都開始在這一新鮮的領域積極試水。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商及線下連鎖藥企加入到醫藥電商隊伍中,如天貓醫藥館、京東好藥師、藥房網、金象網、開心人、百洋健康網等已被消費者所熟知。包括東阿阿膠、馬應龍、片仔癀、云南白藥、同仁堂、康恩貝、康美藥業、貴州百靈等有消費特性的中藥上市公司大多在淘寶或天貓上已設有獨立的電子商務平臺。
隨著醫藥B2C企業數量的增多,進一步帶動了醫藥零售網購市場的發展。根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最近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醫藥B2C全年規模達到16.65億,其中平臺式的交易量7.5億元,自主式醫藥B2C交易量9.15億元。而這一數字2011年時只有4億元。
數據顯示,2011年,只有5家網上藥店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而截止到2012年底,已經出現了月銷售額過2000萬元的網上藥店,其中一個企業在2013年定下5個億的保底目標,沖擊8個億。
發展面臨多重困局
然而,醫藥電商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暗藏不少隱憂。由于醫藥本身的特殊性,網上經營并非易事,醫藥電商遭遇來自行業政策限制及電商本身發展瓶頸的雙重困境。
相較醫院、線下零售藥店等傳統渠道,醫藥電商存在較高門檻。政策層面上,國家規定,網上售藥必須具備《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更有細則規定,醫藥電商首先必須是“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雖然全國有37萬家藥店,1.5萬家連鎖藥店,但已獲兩證的企業可謂鳳毛麟角。
在商業層面,醫藥電商在物流配送等方面存在發展瓶頸。《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顯示,想成為醫藥電商,必須具備GSP(良好供應規范)認證的藥品配送體系,但電商物流配送一般多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均沒有拿到GSP認證。自建物流則要投入巨額資金,僅此一點就足以將諸多企業擋在醫藥電商門外。
目前由于處方藥尚未在網上藥店放開,醫藥電商B2C產品種類主要以OTC、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藥妝、計生產品等為主。天貓醫藥館中,排名靠前的藥物分別是治療不孕不育、補腎、補益類和維生素等OTC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藥品的特性決定了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無法滿足個人緊急用藥的需求,只有長期用藥的病患才可能通過電子商務交易來采購價格更為低廉的藥品。然而,現實是同一種藥品在實體店內價格高于網店,而網店采購的送貨速度又大大低于實體藥店現場采購。這種畸形的業態需求,導致醫藥電商和藥品實體流通渠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前途堪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