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衛生部官員稱醫改關鍵在補償機制改革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2-06-20點擊:4625次
生意社6月20日訊
醫改的關鍵是補償機制改革,本輪醫改中,支付方式改革尤為重要。
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司長張宗久在近日舉辦的一場健康產業峰會上表達上述看法。他認為,此輪醫改旨在建立一個最基本的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并配合補充保險和救助力量及慈善力量的安排,使得醫保不斷地提高水平、擴大覆蓋面。
張宗久指出,要通過支付方式的改革扭轉醫療行為中存在的問題。“使用一些先進方法改革支付方式,這是醫療保障制度建立的關鍵前提,另外需要通過價格杠桿的調節,使醫療服務真正地回歸它的價值。此外,還要增加財政投入,增加基層醫療網絡的建設和邊遠地區醫療設施建設,縮小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差距。”
張宗久說,取消以藥補醫,實際上使加成不再成為醫療方面的激勵因素,從而使得醫療耗材和藥品的使用更加合理,降低就醫成本。“要達到預期效果,一要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其次要轉變支付方式;此外是價格體系的合理調整。”在一些試點城市中,試行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已經初見成效。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認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關鍵之關鍵就是補償機制改革。因為有怎樣的補償機制就決定了醫院有怎樣的經營行為,同時也決定了醫生有什么樣的醫療行為。
高解春說,公立醫院為政府所辦,政府應該統一規劃,承擔相應的責任。以上海為例,政府批準的醫院的房屋建設和設備采購都由政府掏錢。“十五”期間醫院院舍建設費用實行三七分擔,醫院拿70%,政府拿30%;“十一五”期間調整為醫院負擔30%~40%,政府負擔60%~70%;“十二五”開始,政府批準的醫院基建全部由政府掏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