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中文字幕,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玩弄japan白嫩少妇hd小说

中文   |   English

行業資訊

    毒膠囊毛利是普通膠囊1倍 長春安徽四川重災區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2-04-23點擊:4773次




     生意社4月23日訊 

     

      一條往全國藥廠運輸“血液”的大動脈,最近戛然停止了流動。

     

      “這條馬路上開過的原來都是運著膠囊的車,這些車一沒,路也顯得冷清了”,儒岙鎮的一家汽車配件行老板說道。

     

      這個位于新昌縣天姥山上的小鎮,此番被央視曝光鎮上部分膠囊加工廠以工業明膠代替食用、藥用明膠,而使膠囊中鉻含量超標后,瞬間引來全國的目光。

     

      在此之前,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儒岙,更不清楚全國的膠囊三顆中至少有一顆產自此地。事發之后,我們關心這些膠囊都運向了哪里,好奇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產業,它牽動著哪些利益體,也關心此后中國的膠囊產業會何去何從。

     

      十年間,新昌膠囊廠面臨

     

      “第三次大整頓”

     

      新昌縣有43家膠囊加工廠,其中34家集中在“膠囊之鄉”儒岙鎮。此事曝光第二天,全縣所有的膠囊廠都大門緊閉,停業整頓,接受藥監局的抽樣檢測。“希望通過這次整頓,把不規范的工廠淘汰掉。長遠來看對當地膠囊業的發展是一次機會。”當地政府人員向記者表示。

     

      這樣大規模的整頓,在新昌已有過兩次。目前43家的格局也是整頓后的結果。

     

      第一次整頓是在1990年,將手工作坊轉向半自動化。那時候新昌膠囊占全國膠囊總量近60%,達到頂峰,全鎮幾乎家家都在做膠囊,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用手工操作。據一位當地人回憶,“那時候的膠囊,生產車間更不衛生,你看到了更不敢吃。”

     

      2002年開始二次整頓,90%的企業遭洗牌。歷時兩年,該鎮膠囊企業從整治前的327家,在2003年底銳減至30家。整頓原因在于,當時企業魚龍混雜,不少企業為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質明膠,還發生過本地企業互相詆毀、競相壓價等短視行為。加上2001年12月新《藥品管理法》頒布,對藥品原材料的要求加嚴。促使政府下定決心整頓。

     

      很多小規模的企業在此次整頓中合在一起,所以才會出現一家企業有十幾個老板,從而導致經營無序的情況。

     

      整頓后,市場份額從高峰的60%降到30%,當地政府表示“主要是三個原因:整頓把比較小的企業都淘汰掉了,提倡走高端路線,從跑量變成跑質。第二,目前市場上青島、黃山一些大型的膠囊企業崛起,還在迅猛地搶占市場份額。第三,很多企業往‘實心膠囊’的方向發展,也就是延升產業鏈去做藥,分流了一部分膠囊產量”。

     

      前兩次都是主動調整。而相隔十年,這第三次的整頓則顯得更加被動。

     

      “關門一天,這些企業的平均損失在36萬到40萬,訂單延期交貨要賠償,工資可能要照發,一些廠家前期又投入不少資金更新設備,一些廠家可能會出現資金鏈緊張”。鎮政府相關人士表示。

     

      對于當地膠囊企業的格局來說,這將是一次力度更大、更徹底的洗牌。“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希望通過這次,加緊出臺新的質量標準,淘汰一部分企業。”當地排名前五的益立膠囊,其總經理朱偉軍表示“低價的膠囊壓縮了我們的市場空間。并且上游藥用骨膠的價格還在升。3年前轉型開始做藥,現在還在投入階段,這一部分每年有虧。但我們的企業是禁得住檢查的,不能一棒子把新昌的膠囊全部打死。”

     

      “黑心膠囊”毛利率高出普通膠囊一倍,還原各方利益格局

     

      此番“黑心膠囊”風波的核心問題在于膠囊中鉻含量超過了《中國藥典》2010年規定的2mg/kg,而鉻含量的超標源于膠囊加工廠違規使用的工業明膠是由“藍礬皮”加工所得。所謂的“藍礬皮”是從鞣制后的皮革上剪裁下來的下腳料,其中使用的鉻鞣劑就含大量的重金屬鉻。

     

      因此,“黑心膠囊”產業鏈的最上游即是皮革廠,皮革廠把廢料出售給工業明膠廠。

     

      據新成明膠負責銷售的趙經理透露,“像這樣的下腳料一般在300-500元/噸,而一般15噸到20噸可以制成1噸工業明膠,外加一些其他處理成本,1噸用于生產黑心膠囊的工業明膠的原材料成本在1.5萬左右。”

     

      按媒體之前的報道,這種被裝入“白色蛇皮袋”的工業明膠售價在2萬元/噸,像華星、卓康這樣的不法膠囊加工廠,用這個價格進工業明膠充當藥用明膠,賣出膠囊的價格在40至50元/萬粒。

     

      前述趙經理還補充道,“被媒體曝出的,比如江西龜峰明膠生產的,裝在白袋中的工業明膠在外觀和質量上比較接近食用明膠。所以價格上比一般工業明膠1萬-1.3萬/噸的價格更高。而像小作坊是無法生產像這樣的明膠的,小作坊生產的工業明膠價格還要低,大概在8000元/噸左右。”

     

      新昌天龍膠丸公司董事長王偉良稱,平均1噸明膠可以生產900到1000粒膠囊。

     

      換句話說,2萬元的1噸工業明膠經過不法膠囊廠加工后可以賣到約4萬元。最終,這些“黑心膠囊”會流入了像蜀中藥業、長春海外、通化金馬這樣的藥廠中。

     

      在這幾家藥廠中,蜀中藥業為幾家膠囊廠負責人詬病最多。“蜀中賣的一些藥的價格其他藥廠根本生產不出。蜀中老板安好義的弟弟妹妹分別在山西、河南開廠直接把膠囊賣給公司”,一位膠囊廠負責人向記者指出了蜀中藥業內所涉的裙帶關系。

     

      正規的空心膠囊產業鏈方面,膠囊廠選用的是食用和藥用明膠。“生產藥用明膠和食用明膠的原料多用動物的骨頭或皮,我們公司主要生產以骨頭作為原料的骨膠。骨膠的原料在3000元/噸,一般8噸可以制成1噸明膠。食用明膠的價格較藥用明膠的價格低,我們公司食用骨膠的價格在4萬/噸,藥用骨膠價格則在一般都在5萬以上,高的有7萬”,蚌埠豐原明膠的銷售總監柳先生還向記者表示,“公司產品的毛利率不到30%,凈利潤較低,幾乎是微利。

     

      但這次風波對公司無疑是個利好,更多膠囊廠會用正規渠道的明膠,因為公司日后可能還會對產品提價。”

     

      蚌埠豐原明膠公司是新昌天龍膠丸的主要明膠供應商。據王偉良表示,因膠囊的規格不同,天龍空心膠囊的保本價大概平均在100元/萬粒。記者還從天龍膠丸的財務人事處了解到,公司的產品毛利率在30%以下,凈利潤一般在6%左右。

     

      新昌縣儒岙鎮上另一家規模較大的膠囊廠,益立膠囊的總經理朱軍偉也向記者透露,“益立銷售的空心膠囊平均價格在95元/萬粒,明膠原材料粒最便宜是4.6萬/噸,最貴的從法國羅賽洛購買的則要7.2萬/噸。2011年的銷售額不到6000萬,凈利潤200多萬,凈利潤率4%左右。”

     

      可見,“黑心膠囊”的加工廠是以原料成本的1倍銷售空心膠囊,其毛利率考慮到一般企業17%增值稅率的影響,可以達到50%,幾乎是正常產品毛利率的兩倍。

     

      而另一方面,天龍膠丸和益立膠囊雖然是縣內規模排名靠前公司,年產值都達到了6000萬左右,凈利潤卻偏低。縣政府相關人士分析其原因為,“膠囊整個行業雖然規模雖大,但行業內公司非常多,魚龍混雜、民營企業中幾乎沒有規模特別大的企業出現;可能是激烈的競爭擠壓了行業利潤”。

     

      新昌縣內膠囊廠與縣政府之間的關系也頗為微妙。

     

      天龍膠丸的王偉良除了任職該公司董事長外,還是當地膠囊協會的會長。同時,記者還在天龍膠丸廠的會議室內發現公司從2008年到2011年的納稅表彰記錄,4年公司的納稅總額在600萬元以上。

     

      從外界看來,這樣的公司與政府的關系理應保持得比較融洽。而王偉良在談及天龍發展歷程中卻表示,“天龍在幾年前曾從外國引進一批生產線設備,導致了當年的虧損,而公司長期以來都是盈利的狀態。但縣政府方面卻在那時沒有表示出適當的關愛”。

     

      此外,王偉良對此次膠囊風波爆發后縣政府沒有盡力捍衛縣內膠囊業應有的利益似乎也有些微詞,“把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停產是應該的,而對于其他企業則不應該如此嚴厲的干預。企業在監管下都會自己衡量,敢于繼續生產的企業自然沒什么問題”。

     

      禍起股東合伙制,“黑榜名單”或不止4家

     

      目前曝出的四家企業,都屬于合伙經營形式,管理上的混亂這是出現“黑心膠囊”違規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卓康的股東就有十幾人,這些股東都管理著自己的幾條生產線。這種方式類似家庭式管理,自家管自家的車間,生產和銷售互相之間都沒太大關系。”儒岙鎮政府相關人士表示。

     

      據記者了解到,當地幾家年產量和規模最大的膠囊廠都是負責人占有了公司100%的股權。這樣的股權結構無疑是給了廠負責人的最大的決定權,優勢在于負責人會更重視公司長期的利益而非短期的蠅頭小利。

     

      據稱,此次并不是儒岙鎮首次涉及“黑心膠囊”問題,幾年也有過一次傳言,只是力度不像這次那么大。記者在詢問了十多名當地居民后,大部分表示并不知情,僅有2位居民稱似乎有印象。

     

      一位朋友在華光膠囊廠擔任機修工的當地茶葉商稱,“可能是兩三年前,朋友說道過有少數膠囊廠會用質量較差的原料生產膠囊,這些劣質膠囊會賣給一些小藥廠。”

     

      同時,幾位當地知名膠囊廠的負責人也表示,對于有些廠商售出的空心膠囊價格非常低“或多或少有所聽聞”。

     

      其中一家規模較大的膠囊廠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時間比較久了,具體從哪一年開始我記不清了。”“就像吸毒一樣,有的企業吸了一次就戒不掉了,行業潛規則就出來了。”

     

      除了合伙制經營混亂,監管不到位,存在“黑心膠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上游有需求。

     

      “這些情況我們以前都有聽聞的。有人買,有這個市場,才會有人賣嘛。”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覺得首先還要從源頭來控制。修正藥業、長春海外制藥這樣的企業,我們老早說要出問題。像安徽的一些公司,還有四川蜀中這類,這些年一律降低成本,搶市場。”

     

      目前,各批次樣品還在逐步送檢中,是否還有除這四家以外的違規廠家存在,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返回

掃一掃,關注我們

Copyright 四川梓橦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800359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