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行業資訊
成本20元的中草藥冒充抗癌藥 每盒賣298元高價
來源:醫藥網發布時間:2012-04-23點擊:4761次
生意社4月23日訊
以廉價中草藥冒充麝香、穿山甲、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一小盒假藥生產成本僅20元,轉手卻以每盒298元的高價對外銷售。
19日,濟南公安和藥監部門聯合通報,根據公安部批轉的有關案件線索,濟南市連續破獲兩起特大制售抗癌假藥案,總案值3000多萬元。
引蛇出洞破制售假藥案
2月24日,根據公安部有關在濟南地區存在制售假藥團伙的案件線索,山東警方展開偵查。
專案組以癌癥患者親屬名義,與犯罪嫌疑人高某某聯系,要求購買抗癌藥“御方回生巴布劑”。隨后根據高某某提供的電話,民警聯系到濟南經銷商,并約定交易地點。
當晚,一名女子與民警會面,按照每盒298元的價格,交付兩盒“御方回生巴布劑”。專案組跟蹤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居住的小區。
3月5日,專案組民警會同藥監稽查人員,抓獲包括高某某在內的4名涉案人員,警方在窩點內查繳假藥生產機器8臺,成品、半成品假藥3000余盒,案值達1008萬元。
廉價草藥冒充名貴中藥
此后,專案組通過梳理供述材料,發現另一銷售“癌之康”假藥的案件線索。警方很快將張某某等6名涉案人員控制,查扣生產設備11臺,運假藥車輛3部。經核實,這一團伙先后生產“癌之康”貼膏、“御賜正骨貼”等各類假藥167箱3萬余盒,案值高達2000余萬元。
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竇慶福介紹說,張某某等人銷售的“癌之康”宣稱“主要成分為麝香、穿山甲等十余種名貴中藥,適用于肝癌、膽囊癌、腦瘤等各種癌癥的康復”,但經藥監部門檢驗鑒定系假藥。
兩主要嫌疑人已被批捕
警方介紹,2008年6月,高某某使用其叔叔的身份證,在武漢注冊成立“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5月,高某某申請獲得藥品生產注冊證號〔鄂食藥監械(準)字2011第226506號〕。為牟取暴利,此后他冒用“御方回生巴布劑”的正規生產批號,將其生產的“遠紅外磁療貼”改名為“御方回生巴布劑”。
“其一小盒假藥的生產成本僅為20元左右,轉手卻以每盒298元的高價對外銷售。對消費者尤其是癌癥患者群體的危害十分嚴重。”竇慶福說。
目前,這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高某某、王某某已被批準逮捕,張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另外8名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
■鏈條
兩起特大制售假藥案,揭露了當前藥品造假的地下“利益鏈”。
1,注冊空殼公司,冒用正規生產批號。
在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協作下,濟南警方查證,“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高某某等人為掩人耳目注冊的空殼公司。2001年,張某某也先后開辦濟南潤澤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濟南潤澤堂抗癌研究所,以公司名義生產、銷售自行“研發”的多種保健品。
2,網上發帖,大肆虛假宣傳。
從武漢御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濟南潤澤堂抗癌研究所網站上可以看到,其藥品均宣稱“國內外知名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研制的高科技新藥”,并偽造大量獲獎證書,蒙騙求醫心切的癌癥患者及家屬。
3,地下造假,廣泛布建銷售下線。
高某某等人將生產設備運回家中,糾集父母、表姐,合伙大肆生產銷售。張某某也是通過在外租用場地及在其家中進行生產,經由沈某某在全國范圍內銷售,其主要下線馮某某既協助沈某某銷售“癌之康”貼膏,又是“2·24”案件“御方回生巴布劑”假藥的經銷商。
返回